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三十年明月夜 第4节(1/3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“却不知某将铤送到何呢?”

李楹:“送到宣坊的崔少卿府邸吧。”

这回到鱼扶危讶异的瞪大睛了:“宣坊,崔少卿?莫非是那个察事厅少卿,崔珣?”

李楹颔首:“正是。”

鱼扶危默了,觉得有些难以启齿,但最后还是说来了:“公主天人之姿,怎么会和那……那声名狼藉的佞搅合到一起……”

李楹只是:“他能帮我。”

“帮你?”

“是,他是唯一能看见我的人。”

鱼扶危有些懵了:“某也能看见公主。”

李楹摇了摇:“可先生帮不了我。”

鱼扶危愣了愣,但很快反应过来,他中掠过一丝失落,他自嘲:“某虽然能看见公主,但某只是一介商贾,而崔珣就算声名狼藉,可他是四品少卿,所以,某帮不了公主,他能帮公主。”

李楹默不作声,但恰是她的默不作声,印证了鱼扶危的话。

鱼扶危苦笑,他摇了摇,喃喃:“一介商贾,连科举都考不了,更别提为官了,可笑,可笑……”

他说到最后,哈哈一笑,语气中尽是愤懑,李楹这才惊觉面前此人,虽轻佻浅薄,可初见她时,却成章,谈之时,也能引经据典,对间之事,更能侃侃而言,加上此人名扶危,扶危扶危,扶危定倾,尽忠拂过,或许此人的志向,不仅仅是一个商贾。

但就算他志向再怎么远大,他的阶层,从娘胎之时就已经固化了,大周沿袭前朝的九品中正制,门第与任用官吏,上品无寒门,品无士族,门阀的弟永远是门阀,寒门的弟继续当寒门,如鱼扶危这般的商贾之,就永远只能商贾。

九品中正制,让士族门阀的地位都超越了皇权,时人若娶五姓女,其荣光胜似,大周历任皇帝都有意改革,在先帝之时,终于创立了科举制,不论士族寒族,都可以参加科举,寒族于是开始渐渐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,不过在士族的压力,科举制还是有很多弊端,比如科举的考卷不糊名,考生就有了作弊的机会,再比如商贾之,还是不能参加科举,但比起之前,寒族的命运,还是有了很大的改变。

鱼扶危神已然渐渐镇定来,他:“某虽不能参加科举,但士庶之际,已非天隔,说起来,这还是公主的功劳呢。”

李楹有些疑惑:“我的功劳?”

鱼扶危颔首:“先帝推科举,选人才,以士族反对最为激烈,但太昌血案后,士族被整治的元气大伤,科举也因此顺利推行,所以,是公主改变了天寒族的命运,也改变了大周朝的命运。”

李楹听后,并没有因为鱼扶危的赞誉而兴,反而脑轰的一声,她真的,改变了天寒族的命运,改变了大周的命运吗?

所以,她的死,原来对天和大周,都是一件大大的好事么?

第6章

元月初九。

尚在家中养病的崔珣一大早就收到了察事厅小吏送来的锦盒,小吏:“这是鬼商鱼扶危派人送来的。”

崔珣打

开一看,里面是整整齐齐的九金铤。

崔珣扬眉,没想到那滴滴的小公主,居然真能成功换到铤。

他从锦盒里取金铤,掂了掂重量,然后递给小吏:“你将这金铤送给大理寺的曹坤,就说,我这次要太昌三十年,永安公主的卷宗。”

小吏有些奇怪,但是也没敢问,而是捧着金铤,恭恭敬敬答应了。

小吏走后,崔珣又唤来哑老仆,他指了指锦盒中余的八金铤,然后将锦盒关上:“这里面的钱财,还是老办法。”

哑仆,抱着锦盒就了门,崔珣跪坐于案几前,他轻轻咳嗽着,案几上摆放着一卷竹简,竹简上,写着密密麻麻的人名,崔珣手握狼豪,蘸上朱砂,在“王良”两字上画了个叉。

他合上竹简,沉思良久,此时小吏也回来了,还带来了李楹的卷宗。

小吏绘声绘:“那曹坤一看到金铤睛都亮了,上就答应去取永安公主的卷宗,少卿说那曹坤贪财好利,果然不假。”

崔珣接过卷宗,他打开,细细看了起来,小吏又递上一壶酒,恭恭敬敬放在案几上:“少卿,这是卢司业所赠,他今日调任大理寺,特赠酒与少卿,官猜想,这是卢司业向少卿示好。”

崔珣瞟都没瞟酒一,而是随:“放着吧。”

小吏退后,崔珣继续研读李楹的卷宗,不知不觉,天已金乌西沉,六百暮鼓从承天门响起,坊市喧嚣渐退,崔珣合起卷宗,他轻咳两声,忽觉有些奇异。

那小公主不是急着想查到底是何人杀的她么,她费尽心思去换了铤,为何整整一日都未现?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haitangsoshu1.com

">